狼牙山五壮士教案
时间:2025-06-16 作者:方案模版网狼牙山五壮士教案(精华12篇)。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狼牙山五壮士》教学设计,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狼牙山五壮士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通过朗读、讨论,认识五壮士在顶峰歼敌、英勇跳崖的英勇豪迈,体会五壮士爱人民、恨敌人的思想感情。
2.带着对五壮士的无限崇敬之情,重音鲜明、节奏有变化地朗读课文四、五段,提高朗读水平。
3.了解四、五段课文是通过详写五壮士的神情、动作、语盲来表现五壮士的英勇豪迈的。
4.理解巩固课文的重点词语,进行句子训练。
教具准备
幻灯片、投影仪、录音机、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检查宇词,复习导入。
1.师:昨天老师告诉大家,今天这一节课一开始要检查字词,给大家一分钟,再读读记记课后第四题的词语,并复习一下重点词的意思。
2.师主持检测:
①听写:崎岖山涧横七竖八
②看意思写词语:斩钉截铁居高临下
3.学生自批、订正,师反馈。
4.师:上节课,我们还给课文分了段,课文分五段。这五段中写得比较详细的是哪三段?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四、五段,研究一个问题:第四、五段课文中,五壮士的英勇豪迈表现在哪里?是怎样写详细、写具体的,用我们有感情的朗读,读出五壮士的英勇豪壮。
二、学第四段,以情促练。
1.(生自由读4、6自然段)思考:这一段中五壮士的英勇豪壮表现在哪里?他们在顶峰是怎样英勇歼敌的?
2.师:他们就是这样,在顶峰英勇歼敌,与敌人血战到底。在顶峰歼敌的战斗中,写得最详细的、五壮士最令你感动的举动是什么?(石头砸)
3.(出示幻灯)这幅插图描绘的就是五壮士用石头砸向敌人的壮烈一幕。第五节中,哪部分内容是描绘这幅插图的。请同学们一边默读课文,一边用( )括出来。
4.(生自由读括号中的内容)思考:课文是怎样把“石头砸”写详细的?哪些词句令你感动?
(交流)① 猛地举起
② “同志们,用石头砸!” (个别读→评(大声、重音)→师范读一齐读)
③ 句子对比;
(1)石头像雹子一样,带着……带着……向敌人头上砸去。
(2)石头向敌人头上砸去。
(自由读→比较不同→书上为什么用第一句)
④师:五壮士不顾激战数小时的劳累,不顾累累伤痕的剧痛,把一块块磨盘大的石头猛地举起,狠狠地砸向敌人。此时,他们的决心是什么?中国人民的仇恨是什么?
⑤师:想到这一切,怒火在他们心中燃烧,他们决心用最原始的武器--石头,向敌人讨还血债,与敌人血战到底。这句句子用上两个“带着”,不仅把石头写活了,更重要的是写出了五壮士的英勇豪壮。
⑥指导朗读;自由读→个别读→评(两个“带着”后一个语气更强,“砸”前稍作停顿,“砸”念重音)→师范读→自由读→齐读
三、学第五段,以练激情。
1.(师配乐范读)思考:第五段中,最能体现五壮士英勇豪壮的一幕指的是什么?
2.师;请同学们学着老师的样子,自由读读第五段,想一想;五壮士跳崖时的心情是怎样的?
3.师:请同学们打开练习本,模仿“石头像……带着……带着……”这句话,从课文中找依据,用“带着……带着……”试写一句话。
4.(汇报交流)
①“胜利的喜悦”:从哪儿体会到的?(齐读)五壮士知道自己将要牺牲了,为什么脸上还要露出胜利的喜悦?(再读:轻缓、带着眷恋)
②“对敌人的憎恨”:从哪儿体会到的?为什么砸枪?是砸自己的枪吗?
(朗读:“砸碎”重读)喊口号(有力,末字处长)
③除了这两个“带着”,还有别的吗?课文是怎样详写五壮士跳崖的?(理解“相继”)五壮士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为什么能昂首挺胸,像冲锋一样,相继跳崖?(相信抗战一定会胜利——“抗战必胜的信心”)(朗读:注意重读)
5.学生校正、修改,并有感情地读自己写的句子。
6.师:五壮士用自己的壮举,向日寇和所有的侵略者证明了,中国人民是——的,所以课文结尾说——(学生接读)(指导朗读;高昂,读出“惊天动地,气壮山河”的气魄)
四、回应目标,总结全课。
1.学到这儿,五壮士的英勇豪壮表现在哪里,课文是怎样写详细的,大家明白了吗?
课文是抓住了五壮士的动作、语言、神态,详写“用石头砸”和“英勇跳崖”,以此来表现五壮士的英勇豪壮(板书),以此来证明这五位战士是壮士。
2.下节课,我们将重点研究为什么这三段要写得详细。现在,让我们全体起立,再来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五段;(生读)历史不会忘记英雄,让我们记住这悲壮历史,做一个坚强不屈、自强不息的中国人。
狼牙山五壮士教案 篇2
一、口语交际
1.揭题
上期我们曾经夸过身边的同学,这次口语交际课,请同学们介绍自己。介绍些什么呢?请读题。
2.介绍自己
(1)介绍自己的什么呢?(特点:长相、性格、爱好、优点、缺点……)
(2)自己想,自己说。注意:有顺序,抓住特点说具体。)
(3)同桌互说,互相评议、补充。
(4)小组内说,选出说得好的同学上台
(5)小组代表上台说,大家评议,评评谁说的.最象自己。
3.自己进行修改,再说,请自己的好朋友或老师评价。
二、习作
1.上节课,我们都说了自己,现在,请你们把自己的特点写下来,为自己“画”张相。
2.想想:自己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写什么。
3.自己写。
4.抽生读习作,大家评议。
5.自己读,自己修改。
6.请好朋友帮你提意见。
7.师选一篇集体评改。
8.自己再次修改。
9.誊写。
三、我的发现
1.读句子,你发现了什么?
(每组中两句话表达的方式不一样,意思却相同。)
2.师讲解:实际上就是把反问句变为陈述句,意思不会发生改变。
3.请再读句子,你还发现了什么?
(把反问句换为陈述句,就是把反问句中的“不”和“吗”去掉,把问号变为句号。
4.照样子说类似的两个句子。
四、读读记记
1.读句子,这些句子都是什么句?
(比喻句)
2.比喻句:把一种事物比作另一种事物,事物间有相同或相似之处。
3.这些句子有什么好处?
(使文章更形象生动。)
4.找出所学过的课文中的类似的句子。比比谁找得又快又多又准。
5.交流
6.照样子说一个。
五、读读背背
1.读句子
2.交流句意
3.自己背
4.抽生背
5.集体背
六、成语故事
1.借助拼音,读通故事
2.想想:这个成语是什么意思?它讲了一件什么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3.讨论交流
4.反馈。
5.交流你读过的成语故事。
内容概括:这篇介绍了关于三下语文园地三教学设计一,三下语文园地三,希望对你有帮助!
狼牙山五壮士教案 篇3
读了《狼牙山五壮士》这篇课文,我被五壮士的英勇气概深深地感动了,他们为了保护群众和主力部队,跟敌人顽强地战斗,英勇跳崖,光荣牺牲。表现了五位壮士不向困难低头、不怕敌人追打的革命精神。
通过学习这篇课文,我认识到不论做什么事情都不能害怕困难,特别是在学习上更应该认真。记得有一次,爸爸让我给他朗读课文,突然,我有一个字不认识了,然后我隔了那个字,接着读下面的内容。爸爸很显然听出来了,他说:“你有不会的.字就问一问,不能囫囵吞枣,不能遇到生字就隔过去,不能向困难屈服。”现在,我学习了这篇课文,才真正领悟到:做什么事情都不能向困难低头,要向五壮士一样,不怕敌人,和困难顽强斗争!
所以,我们要刻苦学习,长大后才能为国家做出更大的贡献。
狼牙山五壮士教案 篇4
一、复习
直入文题并板书。复习本课的生词,认读词语。GMB5.coM
质疑课题,教师问:
“我指的是谁?“
老奶奶。
“你指的是谁?
小男孩。
二、整体导读
教师引导:
为什么老奶奶为小男孩骄傲?你们想知道吗?请同学们打开书,快速浏览课文,然后,说一说。
指名学生汇报课文的主要故事情节。
三、深入研读
1、教师再问:小男孩是怎么打碎玻璃的,惹祸以后他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呢?请同学们再读课文,可以边读边画,把读懂的相互交流一下,有不懂的问题提出来。
(学生自读课文,相互交流)
学生汇报第1自然段。教师点拨:你们玩游戏的时候开心吗?那么你能开心的.读一读吗?
(学生读,评议后再读)
教师抓住“……像……又像……”让学生仿句说话。
学生读第2自然段,理解“像兔子一样逃跑的心情”。教师引导:谁见过兔子逃跑的样子?(学生模仿)那你们就带着这样的感受读一读吧!
(指名读,读的不好,激励学生再读。一起读)
2、教师引问:
小男孩惹了祸,会怎么想呢?学生读第3自然段,理解“不自在”的意思。让学生联系生活体会“不自在”的感受。(学生多元的理解)教师指名学生读出“不自在”的情感,同桌读,评议后读,全班读。
教师学小男孩的样子读这段,然后,让学生评价老师读得怎么样,激励学生向老师挑战。学生向学生挑战。小组向小组挑战。
3、教师引导:
小男孩后来是怎么做的?学生读第4自然段,读后谈自己的理解(几个学生的看法不同),这时,一个学生问:“7美元是多少人民币?”教师抓住这个问题,让学生换算,一学生算出折合人民币60多元。老师再让学生体会60多元的价值。
4、教师继续引导:
小男孩还完钱后是什么心情?你是怎么感受到的?启发学生多角度的理解。
让学生说说小男孩是什么样的孩子?(学生从多方面来回答的),这时,一学生提出要读一读课文,并且要求男女生比赛。老师及时扇情。
5、引导:
老奶奶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呢?
(学生读5、6自然段。并且说出了自己的理解)
你认为老奶奶是什么样的人?
(学生很活跃,谈出各自的看法)
四、归纳领悟
教师小结:
老奶奶是宽容的人,小男孩是负责任的人。
五、巧妙拓展
让学生说一说,在生活中遇到过这样的事吗?
教师拿出一封信,说是老奶奶给寄来的(学生问:“是真的吗?”,老师说是真的。)在学生好奇的状态下,打开,要学生读一读。(勉励小男孩学习的话),这时,一学生提出要给老奶奶回信。一学生提出写信要把字写好,要求老师指导写字。
六、写字指导
教师因势利导,指导写字。首先出示生字,让学生读一读,再让学生观察生字,让他们自己提出写这些字的时候应注意什么,教师根据学生的要求范写生字,边写边讲。学生“描和写”生字。
七、课后作业
让学生给老奶奶写信。
狼牙山五壮士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读懂课文内容,了解五壮士的英雄事迹,按照课后提纲给课文分段,概括段意。
2、懂得根据文章表达的需要,有详有略的写作方法。
3、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描写五壮士跳崖的部分。
教学重点:
读懂课文内容,通过理解五壮士英勇歼敌、壮烈跳崖的动作、神态的词句,体会课文的中心思想。
教学难点:
学习有详有略的写作方法。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 揭示课题
(一)谈话引入
在抗日战争年代,为了抗击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中国人民进行了艰苦卓越的八年抗战。八年中,中国大地上发生了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涌现了千千万万民族英雄。今天,我们要学习的15课《狼牙山五壮士》,就是发生在河北省保定地区狼牙山的一个真实故事。
(二)板书课题
“狼牙山”在哪里?“壮士”指什么人?
二、 初读课文,感知课文
(一)默读预习要求,联系课前预习,谈谈自己对课文内容的了解。
(二)放录音,听课文,感知课文
1、这五名战士是怎样完成任务的?结果怎样?我们一起听录音。
2、说说五壮士的英雄事迹。
3、课题中哪个字最能体现他们的精神?什么精神?
(三)自学课文
1、投影表示自学要求,指名读。
2、读课文,读准生字的音。
3、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对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
4、结合课后思考练习题,给课文分段,概括段意,练习说段意。
5、学生自学课文。
6、分小组学习,讨论重点词语和分段情况,练习说段意。
7、交流学习情况。
8、指名读准生字的字音。
9、理解重点词的意思。
10、画出你认为自己最受感动的句子读一读。
11、分段,说段意。(理清文章的叙述顺序)
接受任务──诱敌上山──引上绝路──顶峰歼敌──跳下悬崖
(四)指名读课文
1、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作者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2、哪些段落写得详,哪些段落写得简略。
三、质疑问难
四、作业:朗读课文
狼牙山五壮士教案 篇6
《狼牙山五壮士》这部电影讲述了1941的秋天,日本鬼子集中兵力,向我晋察冀根据地大举进犯。晋察冀军区一分区一团七连六班战士班长班长马宝玉、副班长葛振林、战士宋学义、胡德林、胡福才这五位英雄,为了掩护群众和主力撤退,毅然决然地把敌人引上了狼牙山峰顶绝路,在顶峰,五位壮士把敌人打得粉身碎骨,子弹打完了,就用石头砸。最后,五壮士高呼“打倒日本帝国主义,中国共产党万岁”,昂首挺胸,迈开大步,跳下悬崖,这声音惊天动地,气壮山河,喊出了中国人的肺腑之声,用生命和鲜血谱写出一首气吞山河的壮丽诗篇!
让我们向为了革命而牺牲的烈士们致敬,他们用鲜血换来了新中国!我们永远牢记他们的丰功伟绩,正是他们的付出,才有了我们的今天的幸福的生活!我们应倍加珍惜,好好学习,刻苦钻研,掌握科学文化知识,练就过硬的本领,把祖国建设得更加富饶、强大,以此来表达我们对革命先烈的尊敬与缅怀。
五壮士的英雄壮举是我们中华民族的`脊梁,是中华儿女的楷模;他们的英雄气概将浩气长存,他们的英勇事迹流芳百世,永垂不朽,他们身上那种不怕牺牲的精神将激励着我们勇往直前!
五壮士,你们放心吧!我们一定会肩负起振兴中华的神圣使命,让我们的祖国永远繁荣昌盛,让我们中华民族永远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狼牙山五壮士教案 篇7
今天,我又一次怀着激动和崇敬的心情阅读了《狼牙山五壮士》这篇课文。这篇课文写得深刻感人,主要写了五壮士为了掩护群众和连队转移,诱敌上山,英勇杀敌,最后把敌人引上狼牙山顶峰壮烈跳崖的故事。
当我读到五壮士已胜利完成掩护任务,准备转移时,面前只有两条路,一条是通往群众和连队主力的路,另一条是通向狼牙山顶峰的路,那是一条死路,可是他们毫不犹豫地选择了那条有去不回的绝路,在死亡面前,他们毫不畏惧,表现出崇高的自我牺牲精神,这是一种多么伟大的.精神呀!看看他们再想想自己,我真是感到非常羞愧。我在学习上从来不主动进取,毫无钻研精神,遇到难题就放弃。这与五位壮士的不畏困难,不怕牺牲相比,我真是如此怯懦呀!
当我读到五位壮士的子弹打光了,就用石头砸向敌人的时候,我感到他们是那么的英勇,同时,我也深深感受到了五壮士英勇杀敌的决心和敌人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
当读到五壮士最后被敌人包围,他们宁死也不愿被俘,他们昂首挺胸,视死如归地从悬崖往下跳时,我不禁心潮澎湃,热泪直流,我想他们跳下去的这一刻一定是天地为之震撼,山河为之泪流,敌人更是吓破了胆,他们一定从心底里知道中国人民是永远不可以被战胜的,中华民族更是不可征服的!
我们今天的生活如此幸福安定,可是如果没有无数革命先烈们的抛头颅,洒热血,没有他们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哪有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再看看我们,还有许多人不懂得珍惜,他们不好好学习,经常逃课去网吧、游戏厅……他们有何面目面对祖先的在天之灵?
五壮士是中华民族的骄傲,是中华儿女的楷模。我们作为新的一代社会主义接班人,应当把这种精神传承下去,时刻提醒自己要勤奋学习,刻苦钻研,以振兴中华为使命,让我们的祖国变得更加繁荣富强!
狼牙山五壮士教案 篇8
我读过许多文章,但我觉得最让我值得学习的就是《狼牙山五壮士》这篇文章我深受启发。
《狼牙山五壮士》这篇课文记述了战争时期,八路军某部七连六班的五个战士,为了掩护群众和连队转移,这五个战士诱敌上山,英勇杀敌,最后把敌人引上狼牙山顶峰,自己英勇跳崖的故事,表现了五壮士热爱祖国,热爱人民,仇恨敌人,勇于牺牲的革命精神和英雄气概。
我们小学生因该以五位壮士热爱祖国和热爱人民的精神为动力,上课认真思考,多回答问题,不让老师费心。记得有一次我在家写作业,遇到了一点问题,我绞尽脑汁费劲全身的力气去想,但还是想不起来,我最后决定放弃了,当我正收拾书包的时候,我恰巧看见了《狼牙山五壮士》这幅图画,他们正用坚定的.目光望着我,仿佛对我说:“小姑娘!不要气馁,努力克服困难,多思考一下,坚持就是胜利,相信自己,你一定会和我们一样胜利完成任务的。”在英雄们的鼓舞下我终于完成了这些作业题。
从此以后,我每当遇到困难的时候,就会拿出《狼牙山五壮士》这幅图画,在他们的鼓舞下我总会胜利的!
狼牙山五壮士教案 篇9
教学目的:
1、熟练朗读文言文,把握正确的语气、语调,并进而读通文句;
2、感受物外之趣,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想象力;
重点:准确朗读,读通文句,感受物外之趣。
难点:背诵课文,读懂文句。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由课文序言导入课文讲述,板书课题及作者姓名,简介之:
1、沈复:字三白,清代文学家,长洲(现在江苏苏州)人,工诗画、散文。据《浮生六记》来看,他出身于幕僚家庭,没有参加过科举考试,曾以卖画维持生计。与妻陈芸感情甚笃,因遭家庭变故,夫妻曾旅居外地多年,历尽坎坷。妻死后,他去四川充任幕僚。此后情况不明。
2、《浮生六记》:
《闺房记乐》、《闲情记趣》、《坎坷记愁》、《浪游记快》、《中山记历》、《养生记道》
二、学生自由朗读课文三分钟。
三、一生读课文,教师提醒学生注意难读字音:
zhì miǎo nǐ jiāng lì yí lì hè páng
童稚 藐小 拟 强 唳 怡 砾 壑 庞
四、齐读课文,教师指出注意点(句读、字音等)。
五、学生自读课文五分钟,要求读通课文。
六、引导学生观察课本中的插图,教师提问(学生回答并说出理由):
1、请简要描述这张插图的内容。
2、画中的少年是谁?画中的白鹤是真的`吗?这些白鹤实际上是什么?
3、蚊子为什么会变成白鹤? 4、“飞蚊成鹤”,表现了少年时期的“我”的什么特点?
5、用文中的语言概括“我”这样做的好处?
6、“我”为什么能获得“物外之趣”(自身具备什么条件)?
7、文中除了“飞蚊成鹤”之处,还写到了什么“物外之趣”(即把什么看作什么)?
8、为什么“我”“呀然一惊”?文中的庞然大物指什么?
9、“我”为什么要打癞蛤蟆并“驱之别院”?
七、师生共同合作,解答上述问题,了解全文大意。
八、集体朗读课文,请一学生简述故事内容。
九、小结本堂课所学内容,布置作业:
1、在自己的本子上翻译全文;
2、熟读全文,背诵全文。
狼牙山五壮士教案 篇10
前几天我们学习了《狼牙山五壮士》这篇课文,课文里五位壮士的英雄气概深深震撼了我。
1941年秋,日寇集中兵力大举侵略我晋察冀根据地。七连六班的五个战士,为了不让敌人发现群众和连队主力,他们毅然走向绝路。把敌人引到了狼牙山上,子弹打光了,手榴弹扔光了,就连石头也用完了,于是他们纵身一跃,义无反顾地跳下了悬崖!
他们牺牲了,可他们的英雄气概,他们的爱国精神永远留在了中华民族的大地上,留传在中华民族的心中。
这就是狼牙山五壮士的故事,每次读完,我都热血沸腾,我知道怎样才是真正的英雄。真正的英雄不仅是在战场上杀敌无数的'人,还有那些在关键时刻懂得牺牲自己,顾全大局的人。狼牙山五壮士就是这样的人,大敌当前,他们选择了牺牲自己,保全主力和老百姓!
像他们这样的人还有很多,比如黄继光,为了队伍更快地取得胜利,他牺牲自己奋不顾身地用自己的身体挡住机枪口!董存瑞,为了别人不牺牲,而选择牺牲自己,手托炸药包和敌人的碉堡同归于尽!
这些人让我们肃然起敬!
可也有一些人,枪杀成千上万的动物,砍翻数以万计的森林,欺负一个个弱小,居然也自称英雄。这不是侮辱了英雄这个词语吗!
我希望英雄的故事永远流传,我希望英雄的精神像阳光一样照耀我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
狼牙山五壮士教案 篇11
这次我要去游玩的地方是保定易县的狼牙山。早上8点多起床,吃了早餐准备出发。经过一个多小时的车程,我们来到有名的狼牙山。
一下车,进入眼前的就是三个鲜艳的大红字“狼牙山”。“哇!这里风景真优美啊!”周围都是陡峭的山峰,朦朦胧胧的,不时飞来几朵棉花似的白云,云遮雾障,非常壮观。
我们来到售票处,这时天空下起了蒙蒙细雨,雨点又慢慢地变大变多了。售票员说:“山中天气阴晴不定,时而晴朗时而下雨,现在下雨了,为了保护你们的.生命安全,玻璃栈道和索道关闭。”听到这话我有点失落,不过幸运的是还能坐缆车。
在排队坐缆车的时候,我看见朦朦胧胧的雾,围着山峰的腰,好像记了一条白色的腰带,格外漂亮。终于轮到我们坐缆车了,我非常灵活地跳上了缆车,又紧张又兴奋。抬头仰望陡峭的山峰,低头俯瞰万丈深渊,陡峭险峻,伴着蒙蒙细雨,沿途风景犹如仙境一样。坐了好一会儿,下了缆车,我还以为到了山顶,结果是还要爬一段山路,这时雨也停了,太阳也出来了,这山中的天气真如售票员说的那样变化多端。这座山可真高啊,当时五壮士上这座山一定是艰辛有加。
终于到达山顶——狼牙山五勇士纪念塔。一件神奇的事情发生了,往纪念碑上去的台阶俩旁的石柱不管怎么晒,都是冰凉冰凉的,像是冰箱冷藏后一样。在山顶的亭子中,墙上刻着七连六班五勇士的石碑名字以及英勇事迹。他们为了掩护人民群众和连队转移的任务,把敌人引上悬崖,在子弹用尽的情况下,英勇顽强地与敌人搏斗,最后壮烈跳崖,以身殉国。五人当中马宝玉、胡德林、胡福才壮烈牺牲,葛振林、宋学义被山腰的树枝挂住,幸免于难。
眼望去对面是一座玻璃观景台,因下过雨的安全问题,没有开放。原来观景台中间那颗五角星是五壮士跳下去的地方。五位战士的壮举表现了崇高的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因此被人民誉为“狼牙山五壮士”。
在回去的路上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复,这次旅行让我领略到了革命先烈那种遇到困难绝不退缩的精神,我们要多多学习这种精神,未来也要成为国家的栋梁!
狼牙山五壮士教案 篇12
“十一”黄金周,我们一家人终于要去我盼望已久的狼牙山游玩。清晨,我们乘车来到了狼牙山。 首先,我们进入了狼牙山入口处的纪念馆。我在里面看见了五位壮士的蜡像,有马宝玉、胡德林、胡福才、葛振林和宋学义,他们满身是血,穿着破衣,使用的是微型步枪,可他们在敌我力量悬殊的情况下,表现出了高度英勇、顽强勇敢、舍生忘死,给敌寇以极大的杀伤力,是我们的英雄。
出了纪念馆,我们准备乘缆车到山顶游玩。 我和爸爸乘坐一辆缆车,从缆车上向下望,满目郁葱、古树参天、山峦叠翠。不时听见树林里传来的鸟啼,此起彼伏,象美妙的交响曲。山间的`小路弯弯曲曲,犹如一条丝带穿行在林间,一直延伸到山顶,很多游客向上攀登。
下了缆车,我们全家人爬上了陡峭的山顶,山顶云雾缭绕,挺拔的松树在轻衫般的云雾里时隐时现。从山顶向下看,隐约可见红了的秋叶,红、青、白三种颜色,仿佛构成了一幅绚丽的图画。我们有一种腾云驾雾、飘飘欲仙的感觉。
更值得一看的是,为狼牙山五壮士修建的纪念塔,它昂然的矗立悬崖,五位壮士却勇敢地跳了下去。我心里在想,如果是我,会那样做吗?
在下山路上,我一直都在想着狼牙山五壮士的事,无瑕顾及大自然美丽的景色,我们生为21世纪的主人,生活环境如此优越,科技如此发达,我们应该刻苦努力地学习好每门功课,并从中感悟知识的内涵,面对挑战,面对竞争,面对困难,面对失败,我们永不退缩,时刻牢记周恩来爷爷的话:“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将是我们这一代人不可推卸的责任和神圣的使命。
-
欲了解狼牙山五壮士教案网的更多内容,可以访问:狼牙山五壮士教案
本文来源:http://www.gmb5.com/g/263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