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东方之珠读后感(分享6篇)。
东方之珠读后感 篇1
为了上好本堂课,我认真地钻研了教材,并反复地修改教案,最终确定了这样的教学设想:
一、创设情境,走进“东方之珠”
课堂一开始用视频《东方之珠》导入,让学生对香港有个基本印象。教学时,我就引导学生结合课件展开想象,尽情领略课文展现的意境。
在讲解海洋公园时,结合课件让学生体会海洋公园的好玩、有趣。再采用“自助游”的形式,让学生自己读喜欢的部分。浅水湾让学生理解为什么“舒服”?铜锣湾部分的重点则是理解“摩天大厦、鳞次栉比、琳琅满目、人流如潮”的意思,我逐幅出示图片,让学生给图片配上合适的成语。这样,学生在欣赏精美画面、理解意思的同时也学会了运用这些词语。
二、读中感悟,热爱“东方之珠”
这篇课文,无论从图画上,还是从语言文字中,都能让学生感受“东方之珠”的辉煌、亮丽。因此,教学本课,我把较多的精力放在带领学生借助媒体和相应的'语言文字,通过读去感受“东方之珠”的迷人和繁华,通过读去与作者产生共鸣,从而受到热爱“东方之珠”——香港及热爱祖国的教育。最后,再用歌曲《东方之珠》总结,升华主题,激发学生情感。
一节课下来,感觉没有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还存在着以下不足:
一、检查初读时词语指导有意义,但是词语过多,学生朗读时体现不出层次性,将不同难点的词语一股脑塞给学生,体现不出词语中的难点。
二、课堂中的一些问题问得较琐碎,对学生的情感激发的不够。
三、对学生的评价语言还要不断改进,既能激励性,又有利于下面学生在此基础上有所进步。
东方之珠读后感 篇2
小的时候,我以为香港是类似于黄鹤楼、古琴台之类的名胜建筑。后来,我知道了香港回归。再后来,我听熟了《东方之珠》那优美的旋律。我更想了解的是香港这座让中国人民饱受屈辱,让世界列强恣意掠夺的港口城市。她是怎样的美丽迷人?
2004年7月4日,我随卓雅小学首届全球经典诵读大会代表团来到了香港。大会结束后,我们在香港游玩了两天。
香港很美,到处高楼林立,金碧辉煌,红花绿草,植物也很繁茂,让人赏心悦目,比起北京的沉稳,香港更像一位充满生机的青年。
去香港玩得最开心的是在科学馆和海洋公园。先说科学馆吧。除了一小部分科学原理我在北京科技馆参观过外,大部分都是第一次看到。我们在这个神秘的科学世界里,既玩得开心,又开了眼界!海洋公园更是好玩极了!这里有许多刺激的游乐设施,有:海浪冲船、空中缆车、过山车等。这些游乐玩得我们提心吊胆,心惊胆寒。我们还看了动感电影。一进去,就有很多椅子,有点像按摩椅,上面还有安全带,我们系好安全带,准备看电影。突然,一只鲨鱼向我们扑来,张开大嘴把我们吃掉了。哦!在大屏幕里看到的跟真的似的,椅子也随着那种感觉摇动了起来,怪不得叫动感电影。我们还玩了很多有趣的游乐,就这样玩了整整一天,晚上我们要坐船返回深圳。
在船上,我和几个好朋友一起看窗外的`夜景,那又是一番迷人的景象。街灯明亮,霓虹闪烁,闪耀在天空中的楼灯就像一颗颗星星放射着光芒,香港,成了灯的世界,灯的海洋。白浪翻滚,香港,这颗东方之珠在黑夜中更加耀眼夺目!
东方之珠读后感 篇3
这是一篇文质兼美的课文,作者用优美的笔触描写了香港“迷人的沙滩”、“著名的公园”、“繁华的街市”。美妙绝伦的香港景色吸引着孩子们,可由于条件所限,没有机会让学生在课堂上通过视频来领略香港的旖旎风光,只能引导学生透过语言文字和书本插图来感受香港这座大都市的繁华、美丽。
如在教学第二自然段时,我引导学生反复朗读结合画面展开想象,尽情领略“浪平沙细、阳光和煦”的`海湾风光,让学生不知不觉进入“漫步在金色的沙滩上,沐浴着轻柔的海风,倾听着浪涛拍岸的声响”的意境中,然后请学生谈谈自己的感受,“漫步在金色的沙滩上,踩上去软软的,身后留下一串脚印。轻柔的海风吹着我,好像妈妈的手抚摸着我,“哗——哗——”浪花拍打着海岸,好像是大海在演奏着一曲美妙的音乐。”听着孩子的话,我知道他们已经有了“真是舒服极了”的体验。在这一段的教学中,我还融入了课后的一个练习:理解“倾听”这个词语,并造句。为了能让学生更直接,更形象地理解这个词,我在学生感受到了沙滩的迷人后追问,此时,你会怎样听浪涛拍岸的声响?学生们回答:细心地听,认真地听,静静地听。顺势引出“倾听”,再用它来造句就简单多了。三年级的学生用陌生的词语直接造句是比较困难的,要给他们设置坡度,让他们跳一跳就可以摘到果实。
在第四自然段的教学中,抓住大厦的“鳞次栉比”,商品的“琳琅满目”,游人的“人流如潮”,感受铜锣湾的繁华与热闹。读好这些关键词语,学生自然也就理解了文本。第五自然段的教学,主要让学生借助课文插图,给予学生展开联想的空间,为学生感悟“香港真是一颗无比璀璨的‘东方之珠’”创设情境。
总之,让学生在读中体会、读中感悟,展开想像,把自己置身于画面中,才能充分地感受到香港的繁华与美丽。
东方之珠读后感 篇4
又是一个盛夏,我们相约在五星红旗下,伴着凉爽夏风,我们共同期盼着今年的秋天,十月一日——国庆节。
秋天总是给人带来遐想,带来憧憬,带来希望。而今年的秋天又是这么特别,这么不平凡,因为当我们收获了一粒稻穗的时候,便在夜间驻足仰望。
仰望历史星空,祖国这颗巨星闪烁着耀眼光芒。蔡仳纸上书写着她的智慧,指南针上镌刻着她的航向,成里长城的雄伟铸造了一个民族的坚强。一次次刀光剑影,终于回归和平,一路泥泞坎坷,终于走向富强。
60年,在历史长河中,只是弹指一挥间。然而60年,对于祖国来说,却是历经沧桑。听过那么多的豪言壮语,唯有一句,振聋发。60年前,一个庄严的宣告响彻山谷,伴着回去传遍世界的每一个角落,“祖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但是祖国,我们不曾忘记,为了那句豪言,您经历那么多,承受那么重,多少年的耻辱你忍气吞声。然而,这绝不是软弱的退让,鲁迅曾经说过: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你,选择了前者,为了这个宏伟目标,你在侵略者开耻纠缠中掏尽腰囊,遍体鳞伤。但你却从未放弃,依然昂首挺胸,并用实际行动告诉世人:巨龙在苏醒。
为了那个宏伟梦想,你大胆地被告了改革开放,这个决定祖国的'命运的关键性抉择,也是祖国伟大的历史转折。当你还在为这有一丝担忧时,一切的成就告诉你:你创造了奇迹!
祖国,你那么清楚地知道:“发展才是硬道理,”要在胆地试,大胆地闯,于是才有了“深圳速度”这一美谈,才使世界东方巨龙身上又多了一颗耀眼明珠。
祖国,你在发展中变化,变得让全世界刮目相看。但是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是你始终不变的原则,你高兴和平、发展、合作旗帜,成就无数外交美史。
祖国,你想要腾飞,一个流传千古的美丽传说,几代中华儿女的不懈追求,终于,从“嫦娥一号”飞天到“神七”升天,从此我们仰望星空,嫦娥不再寂寞;环顾宇宙,骄傲在心中荡漾。
祖国,你想为所有子民建造一个幸福的家园。所以你想要从根本上改变西部地区相对落后的面貌,努力建造一个山川秀美、经济繁荣、社会进步、民族团结、人民富裕的新西部。
祖国,你一路走来,有伤也有痛。天灾人祸,一次又一次地摧残你苦心经营的美好家园。但你却从未逃避、放弃,而是始终以屹立不倒的身姿庇护着我们。祖国,你让所有子民坚信:狂风不曾吹灭你的信念,骤雨不曾冲淡你的执著,风霜不曾消磨你的自信。因为你的信念,才使我们踏上民族复兴之路;因为你的执著,才让我们不曾屈服挫折、打击;因为你的自信,才令我们看见今天不一样的祖国!
季节轮回的60年,祖国却一直在前行。祖国,你用自己的成长历程告诉世人,世界东方一直屹立着一根不倒的脊梁,上面闪烁着一颗耀眼的明珠。于是,祖国让世界瞩目,世界为祖国喝彩。
金秋飒爽,我站在五星红旗下,一份庄严与神圣让我感动不已。啊!祖国,我的祖国!愿你永远坚强地前行,因为我们所有人都抬头深情仰望着你,不会停止。
东方之珠读后感 篇5
今天,是祖国的生日,在这记得庆祝的日子里。我们全家去楚雄世界恐龙谷游览。
来到世界恐龙谷,这里人真多呀!车辆停满了停车场,每个人都带着一份兴奋和激动的`心情。
我们顺着人流,一一浏览了世界恐龙谷的景点,这景象极为壮观,我太喜欢这里了。这里不仅让我知道了几亿万年前恐龙的生活环境,到最后集体灭亡,还让我真实的看了恐龙的化石,他们有的在吃东西,有的肢体已经不完整。看到这些化石,我仿佛回到了几亿年前的恐龙世界。
回到家后,我还在回味着恐龙谷的一切。我也感谢祖国,祖国的强大,才有了我们幸福生活,祝福祖国青春长驻,岁岁不老。祖国万岁!
东方之珠读后感 篇6
《东方之珠》是苏教版第五册的第14课,课文以优美的笔触描写了香港“迷人的沙滩”、“著名的公园”和“繁华的街市”,赞美了这颗无比璀璨的“东方之珠”。在本课的教学中,我认为我以下几点做得不错:
一、创设情境,走进“东方之珠”。
1、本文以“东方之珠”命名,充分显示了作者对“东方之珠”的热爱之情。不同的导入方法所带来的效果是截然不同的。本节课可以直接导入,也可以用一段优美的文字导入。我选择用一首大家比较熟悉的《东方之珠》歌曲来导入,伴随着优美的旋律,优美的歌词,美丽的画面,其目的是让学生在视听效果的渲染下融入本节课的学习中,学生在这种感受下听到了美妙的歌词“小河弯弯向南流……”,初步感受到了香港这颗“东方之珠”的魅力所在。从实际效果来看,这种导入方式激起了学生的共鸣。
2、结合画面理解词语。
(1)出示群楼图,让学生观察后说说“鳞次栉比是一种怎样的景象?”学生观察后自然而然说出“摩天大厦很多,一座挨着一座排列着,很密。”
(2)出示铜锣湾整体图,学生根据画面可以说出从“琳琅满目”可以看出商品多,使人看了眼花缭乱。“人流如潮”说明人很多,铜锣湾真热闹。
(3)欣赏香港美丽的夜景,感悟香港夜景的美,知道作者是怎样用优美的词句来描写,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乐于其中,学得自主、有效。
3、播放视频让学生身临其境。
香港的海洋公园举世闻名,那里的海豚海狮的精彩表演吸引了许多前来观赏的游客。我播放海洋动物的精彩表演,如动物们表演的`“顶球”、“钻圈”、“举重”、“嬉水跳跃”等,让学生们仿佛走进了海洋馆,与这些可爱的动物们来了一次亲密接触,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了课堂气氛,教学效果较好。
二、自主探究,理解“东方之珠”。
在课堂教学中,我始终把学生看作是学习的主体,我紧紧围绕“香港迷人的沙滩、著名的公园和繁华的街市”这些内容,引导学生读、思、议、找,全面参与学习过程,培养他们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读中感悟,热爱“东方之珠”。
这篇课文,无论从图画上,还是从语言文字中,都能让学生感受“东方之珠”的辉煌、亮丽。因此,教学本课,我把较多的精力放在带领学生借助媒体和相应的语言文字,通过读去感受“东方之珠”的迷人和繁华,通过读去与作者产生共鸣,从而受到热爱“东方之珠”——香港及热爱祖国的教育。
在第二节的教学中,我先引导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句子读读,然后说说自己喜欢的理由。接着,我又播放轻柔的背景音乐,展示浪平沙细、阳光和煦的浅水湾图片,配上柔和的感情诵读,学生自然地融进在那迷人的海湾景致中,深深被浅水湾的美景陶醉了,仿佛沐浴在和煦的阳光里,漫步沙滩,尽情嬉耍……真是在这样的意境中,学生自然而然产生“真是舒服极了”的体验。
在这课的教学中,我认为运用多媒体辅助,不仅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也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受,加深对文章的理解,给学生以美的享受。当然,在这堂课中也有一些不足之处如:学生不能全身心地进入文章的境界,不能放开自我,去领略,去读出文章的内在美。这需要在以后的教学中逐渐培养。
-
方案模版网小编为您推荐东方之珠读后感专题,欢迎访问:东方之珠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