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社会重阳节教案(集合九篇)。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大班社会《重阳节》教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大班社会重阳节教案 篇1
活动意向;
中国老人节,农历九月初九,是中国的传统节日“重阳节”,也是中国传统的敬老节。目前由于独生子女“四位一体”结构的家庭教育不当,造成孩子的“小皇帝”意识,尊老爱幼的现象很多。开展这项活动。培养孩子尊敬和热爱长辈,促进孩子健康、全面的人格和社会性发展。
活动目的:
1.要知道重阳节是老年人的节日。
2.帮助老人。
3.尊重老人。
准备工作:
1.VCD光盘《常回家看看》。
2.老年人幸福生活的精彩片段。
3.重阳节,请请幼儿的爷爷奶奶。
4.递上一份自制礼物。
活动流程:
(1)看VCD光盘《常回家看看》
1.你看到了什么?
2.什么内容?
3.介绍农历九月九日是老人节。
4.老人节是怎么来的?
(2)介绍重阳节的由来。
1.老人节,又叫重阳节,据说中国古代有个名人叫衡靖。九月九日,全家一起爬山,插山茱萸,喝菊花酒。据说这样可以辟邪。因此,在重阳节爬山逐渐成为一种习俗。从那以后,许多诗人写诗来纪念重阳节。
2.在这一天,许多地方的人们都有爬山、赏菊、吃重阳节饼的'习俗,其中爬山和吃饼都包含着“步步高升”的愿望。为了表示对老人的尊敬,我国把重阳节称为老人节。
3.观看专题视频《百岁老人》(老人安享晚年的场景)
敬老爱老是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我们国家非常重视和关心老年人,各地都建立了养老院。我们的孩子应该尊重他们的长辈,并且知道当他们生病时,他们应该表现出他们的关心。老年人应该在他们生日的时候送他们一些礼物。
4.孩子们讲述他们周围的老人是如何过重阳节的。(秧歌——跳舞、抗旱、腰鼓等。)
5.你如何过重阳节?(给老人送礼等。)
6.你是如何尊敬老人的?
(三)敬老爱老活动
1.重阳节是奶奶、外婆、外公的节日。节日期间,我们可以给家里的老人买很多东西,和他们一起过节。我们这里的爷爷奶奶每天都很辛苦的给我们做饭。让我们向他们致敬。
2.给老人送礼物,对他们说一句祝福的话。
3.和爷爷奶奶合影,活动在《常回家看看》的音乐声中结束。
(4)推广活动
为家里的奶奶爷爷奶奶做力所能及的事。
活动反映:
重阳节,又叫敬老节,顾名思义,是一个尊敬老人、孝敬长辈的传统节日。通过活动培养孩子尊敬长辈的感情。引导幼儿加深对老人的尊重和热爱,懂得在日常生活中关心和爱护老人;其次,感受和体验重阳节的各种习俗,多角度了解中国的传统民俗;然后就是增进家与家之间的沟通。活动在老人和孩子心中留下了美好的回忆。尊老爱老的美德也深深地印在了孩子们的心里。
大班社会重阳节教案 篇2
活动目的:
1、让幼儿知道重阳节是我国民间传统节日之一,有其独特的活动和风俗习惯。
2、知道“重阳节”的由来。
3、让幼儿懂得“敬老爱老”是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要尊敬长辈。
活动准备:
1、VCD光盘“常回家看看”
2、剪辑中央电视台夕阳红栏目中,百岁老人幸福生活的精彩片断。
3、电脑课件《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4、课前和幼儿园退休教师刘子平老人(孤寡老人)取得联系,到重阳节这一天把她请来.
5、幼儿人手一份自制礼物
活动过程: 一、请幼儿观看VCD光盘“常回家看看” 谈话:
1、刚才你看到的是什么?(引起孩子们的情感共鸣)
2、片中表现的是什么内容?
(孩子和爸爸妈妈一起看望老人,回家团圆的情景)
3、引出老人节:我们小朋友有自己的节日,老人也有自己的节??日,介绍(农历九月九日)就是老人节。
4、你们知道老人节是怎么来的吗?
二、介绍重阳节的来历:
1、老人节也称重阳节,相传在我国古代有个叫恒景的名士,九月九日那天,全家一起登高,插茱萸,饮菊花酒。当时据说这样可以避邪。因此,重阳节登高以后就逐渐形成一种风俗。打那以后,在九九重阳这一天有不少诗人都做诗来纪念。
2、播放
课件:古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萸少一人。”让幼儿领略诗中重阳节插的风俗和诗人身处异地的兄弟想念之情。
大班社会重阳节教案 篇3
一、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重阳节的基本习俗,懂得尊敬长辈,关心老人。
2、品尝重阳糕,体会香、甜、糯的特色。
3、学习团、压的技能,乐意参加手工活动。
二、教学重难点:
1、活动重点:初步了解重阳节的基本习俗,懂得尊敬长辈,关心老人。
2、活动难点:学习团、压的技能。
三、教学准备:
1、重阳糕切成小块放在小盘子里。
2、欢快、喜庆的民间音乐。
3、橡皮泥若干。
4、活动前幼儿把手洗干净。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出示重阳糕)
1、师:小朋友,你知道这是什么吗?看看它是什么样子的?上面有些什么?
2、介绍为什么要吃重阳糕?
师:今天是九月初九,是重阳节,重阳节是我国的一个传统节日,每年的这一天我们都要做重阳糕,吃重阳糕。重阳节又叫老人节,就是爷爷奶奶的节日。我们每个小朋友都要对年纪大的爷爷、奶奶有礼貌。做个有礼貌的好孩子。
3、让幼儿说说在家是怎样关心爷爷奶奶的?
4、引导幼儿对爷爷奶奶说一句祝贺的话。
(二)品尝重阳糕,感受重阳糕香、甜、糯的特色。
1、师:今天我们一起来尝一尝重阳糕。
2、播放音乐,幼儿品尝重阳糕。
3、提醒幼儿注意:尝的时候,要慢慢地嚼,品一品是什么味道?尝完后把牙签放在盘子里。
4、师:小朋友,刚才我们吃了重阳糕,你知道重阳糕是用什么做的吗?重阳糕是什么味道的?
小结:重阳糕是香香的、甜甜的、糯糯的。
(三)制作重阳糕。
1、重阳糕真好吃,小朋友想自己做吗?
2、老师示范做重阳糕。
3、幼儿用橡皮泥制作重阳糕。
(四)结束。
小朋友们,你们都会做重阳糕了,回家请爸爸妈妈帮忙,做一个真的重阳糕送给爷爷、奶奶,好吗?
五、教学延伸:
通过家校通让爸爸妈妈和宝宝一起制作重阳糕,送给爷爷奶奶,培养幼儿尊敬长辈、老人的良好品德。
大班社会重阳节教案 篇4
活动目的:
1、让幼儿知道重阳节是我国民间传统节日之一,有其独特的活动和风俗习惯。
2、知道“重阳节”的由来。
3、让幼儿懂得“敬老爱老”是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要尊敬长辈。
活动准备:
1、VCD光盘“常回家看看”
2、剪辑中央电视台夕阳红栏目中,百岁老人幸福生活的精彩片断。
3、电脑课件《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4、课前和幼儿园退休教师刘子平老人(孤寡老人)取得联系,到重阳节这一天把她请来.
5、幼儿人手一份自制礼物
活动过程:
一、请幼儿观看VCD光盘“常回家看看”
谈话:
1、刚才你看到的是什么?(引起孩子们的情感共鸣)
2、片中表现的是什么内容?
(孩子和爸爸妈妈一起看望老人,回家团圆的情景)
3、引出老人节:我们小朋友有自己的'节日,老人也有自己的节??日,介绍(农历九月九日)就是老人节。
4、你们知道老人节是怎么来的吗?
二、介绍重阳节的来历:
1、老人节也称重阳节,相传在我国古代有个叫恒景的名士,九月九日那天,全家一起登高,插茱萸,饮菊花酒。当时据说这样可以避邪。因此,重阳节登高以后就逐渐形成一种风俗。打那以后,在九九重阳这一天有不少诗人都做诗来纪念。
2、播放
课件:古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萸少一人。”让幼儿领略诗中重阳节插的风俗和诗人身处异地的兄弟想念之情。
大班社会重阳节教案 篇5
活动目的:
1、让幼儿知道重阳节是我国民间传统节日之一,有其独特的活动和风俗习惯。
2、知道“重阳节”的由来。
3、让幼儿懂得“敬老爱老”是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要尊敬长辈。
4、愿意参加活动,感受节日的快乐。
5、让幼儿知道重阳节的日子。
活动准备:
1、VCD光盘“常回家看看”
2、剪辑中央电视台夕阳红栏目中,百岁老人幸福生活的精彩片断。
3、电脑课件《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4、课前和幼儿园退休教师刘子平老人(孤寡老人)取得联系,到重阳节这一天把她请来.
5、幼儿人手一份自制礼物
活动过程:
一、请幼儿观看VCD光盘“常回家看看”
谈话:
1、刚才你看到的是什么?(引起孩子们的情感共鸣)
2、片中表现的是什么内容?
(孩子和爸爸妈妈一起看望老人,回家团圆的情景)
3、引出老人节:我们小朋友有自己的节日,老人也有自己的节??日,介绍(农历九月九日)就是老人节。
4、你们知道老人节是怎么来的吗?
二、介绍重阳节的来历:
1、老人节也称重阳节,相传在我国古代有个叫恒景的名士,九月九日那天,全家一起登高,插茱萸,饮菊花酒。当时据说这样可以避邪。因此,重阳节登高以后就逐渐形成一种风俗。打那以后,在九九重阳这一天有不少诗人都做诗来纪念。
2、播放
课件:古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萸少一人。”让幼儿领略诗中重阳节插的风俗和诗人身处异地的兄弟想念之情。
活动反思:
相信这次重阳节的“敬老”活动,不仅让孩子们了解了重阳节的来历和习俗,也让孩子们体验一份爱的情感,感受着爷爷、奶奶们的辛苦,学会感恩和尊敬长辈,从而萌发关心老人的美好情感。
大班社会重阳节教案 篇6
一、活动目的
鸦有反哺之义,羊有跪乳之恩。学会感恩,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感谢老师的教诲之恩,感激同学的帮助之恩,感恩一切善待帮助自己的人……感恩,是人性善的反映;感恩,是一种生活态度,是一种品德,是一片肺腑之言。每个人都应该学会感恩。为此学校将开展“感恩之花绽放心田”系列活动
尊老敬老是我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为了弘扬民族精神,增强小学生孝道观念仪式,在重阳节之际,我校根据实际情况开展主题为“我们的节日——重阳节”敬老爱老活动。
二、活动时间:
20xx年10月22日—10月29日
三、活动主题:
我们的节日——重阳节
四、活动内容:
(一)重阳节宣传活动
1、利用10月22日升国旗宣读《我们的节日--重阳节》为主题的讲话稿。介绍重阳节的来历,丰富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
2、在班会课中,组织开展以《我们的节日--重阳节》为主题的班会课,要求班会内容突出,主题思想明确,力求使学生对民族文化有更深刻的认识和了解。班会图片上传10月26日
(二)我爱爷爷、奶奶
为了给孩子提供一个向老人表达敬意的平台,在重阳节期间,组织1-2年级的小朋友开展“我爱爷爷、奶奶”活动。通过这个活动,让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愉悦身心,也让小朋友表达敬意。活动内容可以是唱歌、跳舞、讲故事等,要求在家长的配合下,培养孩子们的孝心。让家长上传照片,每个班电子版照片交3份。时间:10月29日前。
(三)重阳节里好事多
在3――6年级中,要求学生以“日记”的形式记录重阳节的美好时刻。题目为《我家的重阳》写一篇日记,着重写出对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的或者爸爸、妈妈关爱之举。选出俊秀的日记抄在作文纸上上交,3、4年级每班5份,5、6年级每班8份。日记格式,书写工整,班级和名字写在最下方。时间:10月29日前。
(四)重阳节里的“孝敬星”
家长和学生在重阳节里为老人献爱心,写一写自己的感受,对家长对孩子都是教育,也能让老人在传统节日感受到浓浓的亲情。评选“孝敬星”每班6名。
各班要扎扎实实的开展这项活动,让我们的孩子感恩之花绽放心田。使敬老爱老成为同学们的自觉行动,并由爱老、爱家推及到爱国家、爱社会。
大班社会重阳节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 在联欢会中,表达自己对爷爷、奶奶的'情感。
2、 赠送重阳糕,培养孩子们敬老爱老的好习惯。
活动准备:
1、 音乐磁带、表演道具
2、 重阳糕、制作小旗的材料
3、 事先与爷爷、奶奶商量好,邀请他们来参加活动
活动过程:
一、 主持人宣布活动开始
二、 请幼儿代表讲话
三、 幼儿表演节目
1、 舞蹈:新疆舞
2、 歌曲:大中国
3、 故事:小熊的生日
四、 与爷爷、奶奶共同制作小旗插在重阳糕上,送给爷爷、奶奶
五、 集体表演《给爷爷、奶奶敲敲背捶捶腿》
幼儿边表演歌曲边给爷爷、奶奶敲背、捶腿
六、 主持人宣布活动结束
大班社会重阳节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1、知道重阳节是老人的节日,体验他们对自己的爱,激发尊敬他们的情感。
2、在与爷爷、奶奶一起游戏、活动的过程中,感受相互关爱的温暖和快乐。
3、愿意积极参加活动,感受节日的快乐。
4、体验人们互相关心的美好情感。
活动准备:
1、皱纹纸搓成的小纸球
2、彩色橡皮泥
3、音乐"爱我你就亲亲我""过新年"
活动过程:
1、介绍重阳节:
老师:我们中国有很多特有的节日,其中重阳节就是我们祖国专门为老人设定的节日。重阳节那天很多老人会去爬山登高,今天我们在幼儿园帮爷爷奶奶庆祝节日,祝愿他们身体健康。
2、讨论表达爱的方式老师:我们每个小朋友都有疼爱自己的爷爷奶奶和姥姥姥爷,他们是怎么照顾我们的?(幼儿回答问题)我们小朋友能为他们做些什么呢?(观看视频)
3、幼儿给老人献吻与老人拥抱(老师:刚刚小朋友回答的都很棒所以老师也给了你们奖励。老师刚刚是怎样奖励大家的?你们得到老师的拥抱或亲吻开心吗?爷爷奶奶照顾我们那么辛苦现在我们也来抱抱他们亲亲他们让我们可爱的爷爷奶奶姥姥姥爷也开心一下。)
4、音乐律动――亲亲您、抱抱您(老师:孩子围在老人周围在老师的带领下做律动)
5、亲子游戏:包饺子
结束活动:
作品展示合影留念
教学反思:
农历九月初九是我国的重阳节,重阳节又叫"老人节",尊老、敬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所以结合重阳节开展关于"尊老、敬老"为目的主题活动是非常必要的。平时许多年轻父母整日忙于工作,把照顾和教育孩子的重要大事全权托付给孩子的爷爷奶奶或者外公外婆。"老人们冒着寒风酷暑接送孩子;戴着老花镜为孩子抄作业;背的是孩子喜欢吃的食品、带的是孩子穿的衣服……"他们无怨无悔的奉献着。而孩子们享受着老人们无限的关爱与呵护却一直熟视无睹,觉得是理所应当,稍有不满还大发脾气。
因此我们特地选择了这个具有教育意义的时刻"9月9日重阳节"开展庆祝活动,让孩子们体验与老人间浓浓的亲情,并用自己的行动来表达对长辈们的情感。能把享受"长辈的爱"的感情进行迁移,让孩子们去爱自己身边的每一位老人,帮助弱者,在生活中自然地走进感情的世界,体验幸福生活的喜悦。同时也让老人们为自己孩子的成长与进步感到欣慰与骄傲。
大班社会重阳节教案 篇9
活动目的:
1、让幼儿知道重阳节是我国民间传统节日之一,有其独特的活动和风俗习惯。
2、知道“重阳节”的由来。
3、让幼儿懂得“敬老爱老”是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要尊敬长辈。
4、愿意参加活动,感受节日的快乐。
5、让幼儿知道重阳节的日子。
活动准备:
1、VCD光盘“常回家看看”
2、剪辑中央电视台夕阳红栏目中,百岁老人幸福生活的精彩片断。
3、电脑课件《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4、课前和幼儿园退休教师刘子平老人(孤寡老人)取得联系,到重阳节这一天把她请来。
5、幼儿人手一份自制礼物
活动过程:
一、请幼儿观看VCD光盘“常回家看看”
谈话:
1、刚才你看到的是什么?(引起孩子们的情感共鸣)
2、片中表现的是什么内容?
(孩子和爸爸妈妈一起看望老人,回家团圆的情景)
3、引出老人节:我们小朋友有自己的节日,老人也有自己的节日,介绍(农历九月九日)就是老人节。
4、你们知道老人节是怎么来的吗?
二、介绍重阳节的来历:
1、老人节也称重阳节,相传在我国古代有个叫恒景的'名士,九月九日那天,全家一起登高,插茱萸,饮菊花酒。当时据说这样可以避邪。因此,重阳节登高以后就逐渐形成一种风俗。打那以后,在九九重阳这一天有不少诗人都做诗来纪念。
2、播放课件:古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萸少一人。”让幼儿领略诗中重阳节插的风俗和诗人身处异地的兄弟想念之情。
活动反思:
相信这次重阳节的“敬老”活动,不仅让孩子们了解了重阳节的来历和习俗,也让孩子们体验一份爱的情感,感受着爷爷、奶奶们的辛苦,学会感恩和尊敬长辈,从而萌发关心老人的美好情感。
-
我们精彩推荐大班社会重阳节教案专题,静候访问专题:大班社会重阳节教案